高薪厚職的政府工,會帶來甚麼樣的問題?

經濟學+
3 min readSep 16, 2019

--

公務員人工高,福利好,人人皆知,大家都覺得是一份好的工作,每個人都爭相想加入其中,導致這些政府工的競爭加劇,進入的門檻遂步提高,變得更難進入。

高薪厚職的政府工

以澳門為例,能夠加入政府工作是不少年輕人的人生目標,政府工薪水在同職位或類似工作性質中,大多是比市埸高出接近1倍或是1倍多,且多津貼多福利,是很多人的首選。所以大家都會花很多時間去競爭政府工的位置,從十八歲考到三四十歲的人多得是,每個人都要溫習一些考題,經過考試後篩選出極少數人,當很多人都這麼做的時候,為了得到這份工作,所花掉的時間成本,就會跟他們將來的收益所抵消掉。

找好工作需要付搜索成本

我們在搜索一份好工作的過程中需要成本,即是搜索成本。市埸上從來不缺工作,如果你不介意薪金多少,到處都有工作。

為什麼我們不會一見到工作就做?原因很簡單,當一份工作的性質和薪水沒有達到自己心裡所預設的關口時,就不會隨便去挑選。成本是放棄了價值最高的選擇,當一見到工作就做,那麼他就不能去選擇後面更好待遇的工作,便無法去對比,不能夠選擇了。當然也有些人會用「騎牛搵馬」的心態去找工作,先找一份看上去還可以的工作,然後在工作期間一邊做一邊再找工作。但坦白說這種方法只會浪費自己的精力,或是做久了待在自己的舒適圈,變得離不開,不是自己喜歡的工作,只令自己更疲倦。

個人的工作履歷在求職時很重要,假如你是一見到工作就做,一年一份不同領域的工作,那會有什麼影響?履歷表會變得不好看,當你周身刀,卻把把都不夠鋒利時,便會失去了機會,也不夠那些專注於自己領域的人競爭。

失業者該援助嗎?

社會上的失業人士,不外乎被人解僱或是自己辭職,當下是不情願的。人們的普遍思維都覺得,失業人士太慘了,沒有收入來源,所以政府必須要在他們失業期間,給予失業金授助。而事實是,繼續處於待業狀態是他們的決定,工作不會缺,缺的是適合的工。他們並沒有有一見到有工作就去做,只是在付相應的搜索成本。而政府的失業金、失業津貼或保障政策越好時,就會出現事與願違的狀況,令失業者失去找工作的積極性,變成依懶政府的「蛀米大蟲」。

總結

政府工不像名牌企業,大公司它們開宗明義講明要優秀的履歷才能加入,在這已經能夠篩選不少人;而以澳門為例,能夠加入政府工作,可說是運氣與實力必須並存,一份政府工從開考到入職,快則一年慢則二三年時間,而那些考題範圍太大,每個人都必須花費掉大量時間成本才能有機會加入。

政府工薪金水平線設得高,導致不少人都處於困境中,很想入卻入不到,每個人都得花掉大量的搜索成本和時間成本在政府部門名額稀少的開考上,消耗掉社會總體的成本,讓很多人抱著虛假的夢想。

工作在市埸多得是,只是每個人都必須了解自己能承受的搜索成本是多少,你能夠有決心花費幾個月、一年的時間在精挑細選一份好的工作嗎?認清自己的能力,能力不夠便先鍛鍊自身,而不是傻傻的等那份「絕世荀工」。

--

--

經濟學+
經濟學+

Written by 經濟學+

我是個90後澳門人,熱愛寫作和經濟學,每周一準時更新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