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當户對」的結婚將會是趨勢?社會階層

經濟學+
4 min readApr 6, 2020

--

在那些熱播的韓劇中,通常男主角的設定都是上流人士或是富家子弟,而女主角相對地位較低微的,這樣子的一個個灰姑娘故事,令女生們產生無限的瑕想。但現實上真的會常有這種富人配上窮人的狀況出現嗎?

階級社會

正所謂「竹門對竹門,木門對木門」,特別是在階級制度濃厚的古代社會,王子只會與公主結婚,而貴族的身份總是高人一等,他們會看不起不是貴族血統的人,貴族們總是待在一起,擁有著屬於自己的圈子。我們聽上去可能覺得,現代人應該不會這麼老套,現在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不會再出現這樣子「分級」的狀況。

其實現在的社會上還是在分不同的層級,只是變得比較隱晦。在這邊要講到一個社會學的概念:社會階級(Social Stratum),意指人們根據不同的經濟能力、個人表現去將人劃分若干個社會等級。在同屬同一層級的人,他們行為、思想或生活模式等等方面都具有相似性,而不同的層級則存在著差異性。大致上的資產階級又可分為俗稱上流階層、中產、底層或叫基層三種。而嚴格細分的話更可以分為上上、上下、中上、中下、下上、下下六種分類。

放眼現在,你會跟什麼的人交朋友呢?一般來說,大家都喜歡跟自己差不多個性或者是背景相近的交朋友。在美國的風氣上,大多數上流階層只會與自己所屬的圈子的人去交朋友。事實上,你成長中所接觸到的人,真的會影響你的成長。甚至有個外國的研究指出,上大學最大的好處並不是那張證書,而是能夠增加你與同學結婚或是將來與同學合伙做生意的機率。

Facebook創始人兼執行長朱克伯格的老婆Priscilla Chan就是他哈佛大學的同學,她在哈佛修讀生物學,而且畢業後就成為一名兒科醫生,他們夫婦育有兩名女兒,可想而知被兩位優秀的父母栽培下,未來前途一片光明。

努力向上游

在香港或是亞洲地區,女人們總是有一個「嫁個有錢人」的夢想。當然,比例上還是有很多以事業為重,不靠男人的女強人在漸漸抬頭。那麼嫁給有錢人真的這麼容易嗎?有錢人又怎樣去認識你呢?

可能我們常常看到娛樂圈的新聞說,一些香港小姐或是影視明星與名人或富二代在拍拖或結婚的消息,但這只是成功的例子,還有一班龐大數量的上流人士,他們會很低調的,或是只會跟背景相近的人認識與結婚。

對於社會來說,一對能力高的夫婦能夠為他們將來的小孩提供優質的環境學習,而且也會注重於從小栽培。那些年輕才俊的父母職業都是偏向專業,例如老師、律師、醫生、企業家等等。所以說除了智商遺傳外,成長的環境也很重要。那些條件較差,父母文化不高的,只能靠著努力去勉強追近一點。而最可怕的是,有部份有能力、有資源的人還是在很努力上進。

在此要平反一下,雖然嫁給有錢人是件極困難的事,但也不算完全沒可能,而且背後的回報率都是極高的,嫁個有錢的老公這個選擇並不只是單純的貪慕虛榮,而是為了後代發展著想,這樣子的方法對比之下是最省力氣的。其實我們也一樣,為了能令到後代更好,人們會不斷努力的往上遊,基層要以脫貧為目標;中產則要努力還貸款去買更大的房子;上流人士也要拼命去衝,即使做不到名留青史,也要做到萬人景仰,在自己的圈子上闖出名堂。

總結

從上述所說,美國現在的趨勢是強者與強者結婚,這樣子便會財富更加聚集,他們的小孩在擁有豐厚的資源下,將來成功的概率也會大大的提高。由此可見貧富差距會越拉越大。在美國你出生在富人區還是貧民區,就已經代表你將來的機會與命運。在港澳地區似乎這種風氣也正在流行著,女性寧願苦等優質的男性也不願降低擇偶條件;而男性更簡單,只追求年輕漂亮的女人,而這些女人當然也看不上這些沒資源的男性,他們只好北上找老婆。無論怎樣說,現實的遊戲規則就是,很難去推倒再重建,現實中真的有這麼多像電視劇一樣敗家的「二世祖」嗎?將家裡的錢通通敗光嗎?

雖然如此,做人也不應該這麼的悲觀,正面點去想,看到自己的硬件已經差了一大段的距離,光是抱怨只會導致更加的落後,連別人的車尾燈也看不到。聰明的人都這麼努力了,我們這些平凡人還有籍口去偷懶嗎?現在開始努力提升自己,在未來找一個與自己一樣優質的伴侶吧。

--

--

經濟學+
經濟學+

Written by 經濟學+

我是個90後澳門人,熱愛寫作和經濟學,每周一準時更新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