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技術所帶來的道德問題

經濟學+
4 min readMay 17, 2020

--

考取駕照被譽為人生必做的事之一,有沒有想過,在未來的時代可能不再由「人」去開車,而是全程改由AI人工智能去駕駛就行。人工智能將會是未來的趨勢,也有很多人很擔憂,自己的工作會否將來被AI所取代,而AI所帶來的問題遠遠不止這樣。

自動駕駛技術的原理

自動駕駛技術,簡單的說即是通過GPS感測器,偵測車輛的附近環境,再加以運行,轉換成導航路線,更複雜的操作原理在此便不詳說。

當中將自動駕駛技術運用得最有名氣的就是Tesla汽車牌子,而以現階段的技術來說,自動駕駛技術只是一個輔助駕駛者的工具,而不是完全能放開雙手,交由AI去替你開車。在自動駕駛過程中,雙手必須放在方向盤上並且注意前方路況,而假如你手不在方向盤上,系統會感測到並顯示警告信號。

那麼等到將來技術更成熟時,我們是否真的能夠解放雙手,交由AI去替你駕駛呢?不少人會有安全的隱憂,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多年,為何仍沒有真正的大突破,加以普及呢?當中可能存在著道路上的道德問題。

馬路上的道德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自動駕駛是怎樣判別有沒有行人呢?當有人沖出馬路,它又怎樣去判定呢?

道德上,我們駕駛者應該減低傷亡,當馬路有一班人沖紅燈過馬路時,應該將方向盤扭向左面或者右面,將車直接撞去附近的建築物上。

但這樣子自己肯定會很大機率受傷或甚至死亡。那麼自動駕駛技術已經預先的進行設定了,當遇到這樣的情況,是會避開人群,撞向一旁的。那麼駕駛者是否會產生擔憂呢?買車的客人當了解到存在這樣子的設定,還會買單嗎?

或許有道德的人會選擇寧可自我犧牲。但當突發狀況出現時,自己又不想死,你們願意將自己的生死攸關這樣重大的決定,全盤交給AI嗎?所以現在的車廠在研究,自動駕駛應該怎樣研制策略,怎樣才能達到滿足道德,結果奔馳BENZ宣佈自己品牌的自動駕駛汽車,當面對如上述的情況,那麼車輛會毫不猶豫地撞向人群,以優先確保在車上的司機與乘客安全。

這簡單是殺人汽車,我們一般市民聽到,當然極力反對這樣子的自動駕駛汽車在馬路上。這就是道德難題,當出現突發情況問題時,我們可以在當時極速的決定,作出反應,即使是撞到別人,人們也會覺得你在情急之中,在電花火石間的決定,也不會進行過多的遣責;可是當AI提早設定,我們就會接受不了,覺得太過被動,內心會充滿不安。

或是另一個情況,AI它只能選擇撞向左邊的人或是右邊的人,那麼像一些經典的哲學道德題一樣(例如有軌電車難題Trolley problem),你難道說看誰比較老就撞他嗎?你又怎麼能決定誰不值得生存呢?

而且自動駕駛技術是非常的依賴GPS定位,一旦定位不好或是信號有誤差,就容易發生意外。不法之徒會否製作一些能干擾周圍GPS信號的裝置,從而令到駕駛者容易引發意外呢?

總結

所以說,自動駕駛都現在仍然都不普及,即使是技術已經很成熟,它也很難去定義,應該要優先保障車內的人還是車外的人,人都是想有自主決定權,並不想將生死的選擇交給冷冰冰的人工智能,所以即使這樣一瞬間,AI畢竟能沒有感情的馬上執行指令,說不定以結果來說較好,但是人都是感性的動物,緊急關頭我們仍然會相信自己。

現階段的人工智能技術,仍然不能像人類一樣思考,能夠因應某種情況而靈活的改變,它們只能作出指令式的操作。人工智能駕駛的車輛,既不安全,又不道德,要是科學家仍然解決不了這些難題的話,即使在幾十年後的將來,年輕人還是乖乖考駕照去開車吧。

--

--

經濟學+
經濟學+

Written by 經濟學+

我是個90後澳門人,熱愛寫作和經濟學,每周一準時更新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