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100%的女孩」嗎?女人為甚麼會較鍾情年長的男人

經濟學+
4 min readAug 4, 2019

--

社會上一直存在著一種風氣、一種偏見,將一些跟年齡比自己大很多或是事業有成的男人拍拖、結婚的女人叫做「拜金女」或是「港女」,總知都是些不好聽的形容詞,我們的普世價值皆認為愛情不應該被物質所沽污,正所謂戀愛大過天,愛一個人就應該要無條件付出,即使對方可能在經濟條件上不富裕。也有些講法是,不是提倡男女平等嗎?為何總是在一段感情中,說女生付出了寶貴的青春,那難道男人的青春不重要嗎?提出這些問題或帶著偏見的人往往都不了解社會的真實運作是如何,這些用經濟學就能很好的解釋這些因果關係。

遇到100%的對象概率是零

村上春樹的其中一篇短篇小說,「遇見100%的女孩」中講到主角在街上遇到最適合的100%女孩,聽起來很浪漫,但現實世界中真的會遇到一個滿分的對象嗎?經濟學家的看法是理性的,世界上60億人當中兩個唯一最愛、最適合的人,能夠相遇的機會是趨向於零,茫茫人海當中在有限的生命裡根本不可能遇到那個最愛的對方。這樣的說法令人感到不浪漫,但我們何嘗不是?我們都偏好找一個同地區、同語言、同背景的伴侶,那些所謂靈魂的契合度,那些性格是否完全百分百合適的人重要嗎?當然重要,可是人的一生有限的生命中,根本不可能找到。所花費的成本太高了,我們大多人其實都是在找一個看似比較合適的人結婚就算了。

女性的價值高峰期

回到主題,那女人為甚麼偏好嫁給年紀比自己大的男人呢?有很多數據都指出,女性的平均壽命年齡都比男性的要高,那就是代表女方會比男方活得更久,這樣不就是會令婚姻變得更短了嗎?丈夫比自己先離去不就需要守寡嗎?其實在這當中有一個重點,那就是男性跟女性的價值高峰期不一樣,男人怎麼去看女人?幾乎所有人都會回答漂亮、健康、身材好,而這些價值是集中體現在高中、大學時期或者剛畢業出來工作的時候,在這段時期可以說是女人遇到最多追求者的時候,為甚麼年輕、漂亮的女性特別受到男性的青睞和歡迎呢?那是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經驗,這些女性感覺更健康,生出來的孩子也更優質。

人類的發展歷史

為甚麼男性總是喜歡到處留情?為甚麼女性更喜歡專注一個人?那也是人類的歷史所導致,在那個年代,死亡率是極高的,沒有人會只生一個孩子,他們不斷不斷地繁殖下代,當中能夠健康存活下來的只有少數,不斷地與女性進行繁殖行為,這樣就能延續自己的命脈。女性的卵子一個月才排一次卵,而男性的精子則每天不斷地生產,精蟲的數量是超級多的,所以兩性在生育方面所付出的成本不在同一個起點上面。女性懷孕的成本比起男性高太多了,在這段懷孕的時間就只能好好安胎,當然換算成現在也是同樣的道理,但我們現在已經變成理性的人,受到道德,法律所規管,實行一夫一妻制度,對伴侶忠貞。

男性的價值高峰期

那男人的最高價值是與女人有很大的差別,女人會青睞那一種男人?很多原因,但普通是有事業、有安全感、成熟等等,而這些價值都會發生在男人的中年或是中老年,三十多歲或四十歲,男人與女人的最高價值存在著差異,女性先體現出來而男性則晚期才看得到。至於男女雙方在同年齡時拍拖結婚通常會有甚麼問題呢?那就是女方先將自己最高價值付出,而那時候男方還未展現出來,導致後來當男方的價值體現出來時候,到事業有成的時候,做出可能一些背叛關係的行為,這也常常聽到很多女人說把寶貴的青春交給她,可是他卻在後來背叛我。

當然現在有一種趨勢,就是事業型的女強人,在職埸上女人的地位對比起過去來說已經上升到平起平坐,甚至有超越男性的趨勢,女強人她們也能夠在年齡的中期展現出自己的高價值,可是對於她們來說存在著一種天生的阻礙,那就是她們太過專注事業方面而沒找到伴侶的話,便會錯過了黃金的生育期,導致不能生小孩子。

總結

以上種種原因都是解釋了女性比較會偏好選擇比自己年長的男人為伴侶,我們認清到這些事實,就能做出更客觀的看法,而不應該一味的指責女方「拜金」、「港女」之類的負面形容。而從概率上來看,找一個與自己完全合得來的伴侶是件不現實的事,雖然沒有很浪漫,但我們都偏向找一個在選擇當中比較合適的對象,而不應該只傻傻的在等候那個完美的他/她。

--

--

經濟學+
經濟學+

Written by 經濟學+

我是個90後澳門人,熱愛寫作和經濟學,每周一準時更新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