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為何壞男人總是較吸引女人青睞?

經濟學+
5 min readJan 13, 2020

--

社會上會按照不同的特質將人進行分類,例如「暖男」、「壞男人」、「渣男」等等的不同標籤,那壞男人應該怎樣去定義?壞男人通常指的是玩弄感情,輕易就作出背叛女方的行為;但另一方面,他們又很有幽默感,會對女人們花言巧語,令到她們心花怒放。

很多女人嘴上說只喜歡好男人,但實則遇到壞男人後便不自覺地泥足深陷,對他死心塌地。那為什麼壞男人真的比較吸引?為什麼社會新聞常常有那些「渣男」屢次出軌,甚至傷害女方,但那些女人卻不願意分手的報導?這些問題,或許經濟學能夠解釋得到。

愛情經濟學

從經濟學上,「沉沒成本」(Sunk Cost)可以說最能體會到一段長跑的愛情關係,詳細解釋可看文章「學會沉沒成本,懂得該放棄時要捨得放手」。

多數人都會覺得,交往時間越久,不是代表了充滿深厚的回憶,感情應該更加牢固嗎?事實上,愛情漸漸變成講年資一樣,我們因為過往的回憶,不甘願失去掉那已經消逝的青春歲月,即使對方犯錯「劈腿」,念在交往多年的感情,也選擇盲目地原諒他,那對這段已經存在裂縫的關係來講,真的健康和理想嗎?

稀缺(Scarcity),是經濟學中的基本概念,意思指由於個人或社會的資源有限,是不可能完全滿足到人類的需求,造成稀缺是因爲人的慾望是趨向無限的,當你得到一樣東西時,就想獲得其他東西。可以說,人類的需求是永無止境的。

而造成該物變成稀缺的有兩個根本原因,一是你想要的東西別人也會想要;二是人的需求總是會不斷地提升,當你滿足到現狀時,便會再追求下一階段。

你要知道,社會上的帥哥美女都是稀缺的,而一些壞男人他們的思維是,當已經擁有了一個樣貌不俗的女朋友,但不甘心於此,仍然繼續去追求、調情別的更漂亮女生,這就造成很多出軌或偷吃事件的出現。由於稀缺的存存,我們必須要作出選擇,去選擇最適合最愛自己的伴侶。這當中便存在著「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意思指當你選擇了最高價值的選項時,就會放棄其他價值較低的選項,即是說為了一顆樹,甘願放棄整個森林。現實中,真的每個人都做到嗎?

馬斯洛需求金字塔

人們總是有無盡的需求,在心理學上著名的馬斯洛需求金字塔(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指出,人都潛藏著五種不同層次的需要,需求按程度遞增,從最低的開始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嚴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當我們獲得了必需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後,便會追求友情、愛情和親情,接著是社會上的名譽成就,到最後,則比較抽象,指追求個人發展最大化。例如發揮自己的潛能,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

但問題來了,有很多女生的需求次序倒轉了,愛情排得比第二的尊嚴需求更高的位置,即代表了看待愛情很重,戀人在心中的份量佔據太重要位置的話,就會出現過份依賴的狀況。相比之下,所謂的「壞男人」他們不會將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壞男人不會將感情看得很重。對於一段關係,他們只不過覺得是場遊戲,追求著刺激。壞男人的吸引之處可能在於,正是他不會只看你一人,他們會追逐著自己的夢想、自己的友情、自己的事業。以自我為中心。而向你「獻殷勤」的暖男們,他們雖然無微不止,但卻得不到女生的心,便是如此,因為不珍貴所以不稀缺,得到好男人的心太容易,沒挑戰性,自然變成沒興趣。

所以說,與戀人相處的時間固然重要,但絕不應該因此而遞減其他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

情歌背後的謊言

周杰倫的情歌「說好不哭」中的歌詞講到

妳什麼都沒有 卻還為我的夢加油

心疼過了多久 還在找理由等我

「說好不哭」這首情歌,聽上去非常浪漫,歌曲中MV講到女主角為了男主角的夢想,放棄了一切,全力支持他,將自己的打工積蓄買了一台相機給男主角,幫他報考外國的攝影課程。但理性的說,這便造成愛變得不平等,比起男主角,女主角更加依賴他,女主角付出更多的同時,自然就會想收獲更多,至少是男主角能全心全意只愛他一人,可是假如分手的話,女主角就真的甚麼也沒有。幸好最後男主角沒有出國讀書,反而留在女主角身邊,大團圓結局。

總結

愛情並不是單純的只講感性,正因為我們人類是有理性的,所以便發明了婚姻制度,以保障雙方的利益。愛情隨著時間的過去,從激情轉變成一種責任。所以壞男人便很精明,他們不願意被婚姻所束縛,總是找一大堆籍口去拖延下去。

對一份感情過份依賴也是個問題,假如將自己的生活重心全投放在他人身上的話,當分手後,便會出現難以適應的狀況,所以常常聽說一些交往很久的情侶在分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從傷痛中走出來,只能困在困境中。或許可以學習一下壞男人的思維,積極地在別的地方尋求需要,包括親情、友情、興趣和事業,而不是一味追逐著他人,世界並不是只為他人而轉,為自己開拓新的世界吧。

--

--

經濟學+
經濟學+

Written by 經濟學+

我是個90後澳門人,熱愛寫作和經濟學,每周一準時更新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