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票房大收的泰國電影《出貓特攻隊》中的情節有講到,女主角為了幫助富二代能夠考進美國的大學,利用時差的方式,女主角先在澳洲考試,從而先提早一步獲得答案,再將答案傳送給身處泰國的富二代。
電影中的女主角能夠全身而退,而男主角則被抓到被退學作懲罰。可是無論再怎樣高明的作弊方法,都總是會冒著極大的風險。現在已經很少學生用這種低回報高風險的方式去作弊了。那麼聰明人是會怎樣利用考試的制度去令自己的分數高人一等?
體育比賽禁止服藥
在體育比賽中,服用禁藥以提高自己的表現是禁止的,運動員通常都會在比賽前或比賽後都要進行藥檢,即使能逃過當前一劫,及後奧委會只要覺得可疑,便會進行詳細的調查,更可能會剝奪當時得獎的獎牌。在體壇服用禁藥是非常嚴重的行為,會面臨終身禁止參與奧運或大型比賽的懲罰,也會遭受眾人的唾罵或鄙視。
那麼在一般的考試當中,有能夠通過用吃藥的方式改善成績嗎?對於學生們來說,專注力是個非常重要的東西,長久對比下來,專心的學生的學習效率會比一般人要高出不少,那專注力怎樣唾手可得?
改善專注力
在2017年出版的《Stealing Fire》一書中講到,有研究人員在2015年美國的多間大學中進行調查,發現有3分之1的大學生為了應付考試,服用了一種叫做治療兒童多動症的藥物,這種藥物固名思義,就是能夠令到多動症的兒童能夠暫時的專心集中,而這種藥對於正常人也能夠發揮同樣的效力。
可見,當只要有一部分的人都有服藥的同時,而你卻不用的話,你的成績就會大幅度的落後別人!
書中並講到,所謂的集中專注力,可以稱作叫做「心流」狀態,或稱作「出神狀態」。例如籃球員會進入所謂的ZONE狀態,當進入後,你會發現其他選手的速度會變慢。可能你會覺得,這種也太超自然了吧?很不科學,只會出現在動畫的埸景而已。但著名的NBA籃球員Kobe Bryant,Pat Garrity和Joe Dumars等等,都曾經表示過自己進入過ZONE,Kobe更在單埸比賽入了誇張的81分,可見他當進入了ZONE狀態,投一球進一球,如入無人之境。
作者指出,即使是我們普通人都或多或少曾經誤打誤撞的進入過「出神狀態」,你會很專注於眼前的東西,一瞬間時間就會流逝掉,你會如有神助,思路非常的清晰,靈感大爆發,能夠極快速的解決掉工作任務。那麼這種「出神狀態」要是能夠隨時的使用, 不是能夠極大的提高我們的生產和工作效率?此書就正以這樣子的方向,調查到在美國有些工程師、數學家等技術人員為了能進入「出神狀態」,會服用一些輕微劑量的迷幻藥以便解決複雜的問題。我們不知道在華人社會中,會不會已經有人開始在服用提高專注力的藥物。
特別是在今天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手機的便利令到學生的專注力不斷下降,假如有藥物能令學生乖乖的坐在書桌前專注的學習一兩個小時,那麼他的成績當然會比起沒有服藥的人要高。
總結
當我們還在傻傻的鑽研一些所謂高科技的作弊方法,外國的聰明大學生已經不斷的服用藥物去提升自己的成績和表現,未來將會資訊不對等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那麼將來的考試,是否需要增加成本,像體育比賽中通過藥檢才能進入考埸呢?華人地區的風氣可能還未到服藥的地步,但是與其需要學生像機器人一樣坐一整天不斷將知識猛灌進腦袋,倒不如服藥後能夠在一個時段內專心學習,將剩下的時間去花在課外的興趣上,那麼這麼能提升集中力的藥物到底是否應該全面的禁止,實屬是一個具爭議的議題。
這樣子的「出神狀態」能夠極大的提升工作的效率,但是仍然沒有研究結論指出,長期服用這些提升專注力的藥物,會否對我們身體造成危害。這種如盜取上天的力量,對於一般的普羅大眾是非常不公平的。不過,世界上有不同的制度,就有不同的規則。絕對沒有完全理想的公平制度,要是有的話,也是在騙小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