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旅遊景點的水都賣得比較貴?完全競爭市場

經濟學+
3 min readFeb 17, 2020

--

每當去到旅遊景點園區或是主題樂團裡,裡面的商品賣得都比外面市價貴得多,明明只是一支普通的樽裝水,卻能夠賣貴一倍以上的價錢。我們第一反應是覺得他們是黑心商人,在坐地起價。但在沒其他選擇的情況之下,我們只能很不甘心情願地付錢。其實這些定價在背後可能取決於別的原因。

完全競爭市場

在這裡便要先講到競爭最極端的市場,稱為完全競爭市場(Perfect Competition),並是經濟學中認為最理想的市埸狀態。完全競爭市場是指競爭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礙和干擾的一種市場結構。在這種市埸上,完全由「看不見的手」來協調,政府不用對市埸作任何的干預。

其中它有幾種特性,首先這種市埸上存在大量的買家和賣家,他們所交易的任何商品品質上是相同的,而整個市埸信息都是自由流通的,導致沒有欺詐的行為,企業只能夠賺到足以維持營運的利潤而已,這樣便不會導致能趁機抬價謀取暴利。

價格接受者與尋價者

而在完全競爭市埸上,所有人都只能被動地接受市埸的價格,完全沒有議價的能力,即為價格接受者(Price taker)。

試想像一下,假如現實中真的是處於完全競爭市埸,商品的定價都是一樣,在所賺取的利潤相同之下,由於景點區地理位置偏遠,所有商人都只會在交通方便的市中心的超市去賣水,而沒有人會因此在旅遊景點區去賣水。

在旅遊景點的商人他們的定價策略是,盡量的設在人們可以接受的底線內,要是太離譜、賣貴外面市區的好幾倍價錢,那麼人們便會自己帶水或是忍住不喝。再加上在這裡的店鋪提供服務是獨特的,他們不只賣這支水給你,還有賣在這個位置賣水給你的服務。換言之,這支水的價格是所有的綜合服務所相加的。所以這種賣家叫做尋價者,尋找價格的人(Price searcher),不斷地想方設法去摸索一個合理的價格,自己又能收入達到最大。

在市埸上,兩個產品完全同質的物理狀態是不存在的,比如「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他們同樣是可樂卻味道不一樣,每間企業都會有不同的配方。

因此,實際上完全競爭市場在現實經濟實踐中很難出現,現實中只會存在相反的不完全競爭市埸。事實上,不完全競爭市埸反而對消費者來說是件好事,由於賣家都是尋價者,他們會為了吸引不同的客戶群而開創獨特的服務給消費者。例如即使是同樣的即食麵,也會分為不同的調料包和麵餅,他們的客戶群可以說是不太相同,有的人喜歡幼點,有的人喜歡粗點,正因為有這些需求,品質不同,價格當然也不一樣,便宜的即食麵與大牌子的價格可能相差好幾倍,即使是看上去都是同樣的即食麵。

總結

現實生活中,完全競爭市埸這一種完美的市埸概念實則上是不存在的,理想歸理想,經濟學家中對於市埸應否放任還是應該要受到政府規管,一直都有不同的看法。

總的來說,現實中出現的是不完全競爭市埸,不要以為完全是件壞事,容易被商人操縱價錢。正因為產品為了吸納不同的客群,市埸上才會有不同的服務,有的人覺得值,有的人覺得不值,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取向。

--

--

經濟學+
經濟學+

Written by 經濟學+

我是個90後澳門人,熱愛寫作和經濟學,每周一準時更新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