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說是必不可缺的元素之一,但有沒有覺得,不論是看一篇有趣內容的文章,或是看一套電影。當中存在著許多粗製濫造的品質,生產者往往為了快速生產,像工廠化一樣,擁有一些所謂的公式與「套路」。
內容農埸文章無處不在
相信大家都會或多或少會接觸到所謂的內容農埸(content farm)文章,它的出現,源自於一些網站為了得到更多的點閱率、流量等,以不惜用未經確認的消息、有誤導成份或左抄右貼形成這些快速生產的文章,它們猶如現代化的工廠、養殖埸一樣,將內容大規模農埸化、機械化製作。像強逼養豬埸的豬不停吃飼料,猛灌水將體重重量增加以賣到好價錢,只求快速生產而罔顧品質。
一篇文章到底要怎樣吸引人去看?是內容的重要性?抑或是文筆的流暢程度?通通都不是,只要標題夠聳動,能夠挑起人們的好奇心,就會吸引到人們去點擊。
特別是那些在微信朋友圈平台的熱門文章,一味的「灌雞湯」,例如像一些標題是:「職場裡沒被壓榨過,就永遠只能是職場新人」,很多人在看的當下很有同感,也很有當頭棒喝的感覺,但只是一味的叫人努力,並沒有給讀者任何資訊上的幫助。而且別人的成功方法,可不是套到每一個人身上都能夠適用。
他們這些作者在寫文章前,不在乎於到底想要表達的是什麼,而是先考慮到,這篇文章能帶來多少的流量,從而帶來多少的收入,而不會考慮到質量。現實上,很多的「雞湯文」或是「內容農埸文」一直以來都是最受大眾歡迎,人們大多數都擁有著好奇心,而它們的標題剛好能夠挑起人們的好奇心,那怕看完也不知看了什麼,也沒有解答到標題上所講的問題,也沒所謂,重要的是他們已經獲得了點擊率。
現在,網路上的每條新聞、信息,都大規模化產出,簡單有如像機械工廠般,通過公式與計算,造出一篇又一篇的娛樂文章,作者不講求資訊完全正確,甚至存在誇大的成份,像間連鎖快餐店一樣,快速地產出,然後端上在你面前。簡直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漸漸人們的口味便開始通俗,低俗有趣的東西成為人們的追求。
荷里活的電影公式
在荷里活(好萊塢)的電影,更明顯有所謂的受歡迎公式與情節,這些商業片幾乎是一種機械化生產的流水線。大多數以英雄故事為最受大眾歡迎。
就像《蜘蛛俠》類似的電影,總的來說,這些英雄電影劇情大多是講述一個普通人,意外獲得了一些機會或能力,他肩負重任,在經歷一系列的磨練之後,之後會面臨一埸終極考驗,最後他戰勝這個考驗,得到自己的感受與轉變。觀眾能夠感受得到,與主角共同成長,共同面對困難,在當中會出現掙扎,但最後還是能夠克服得到。
所以人都喜歡這樣的英雄故事,正因為主角像我們,一樣是個普通人,給觀眾很大的代入感。他開始逐步成長,變得強大,會第一次受到挫折,遭遇到失敗,但最終的困難總會迎刃而解。正正因為這些情節易懂,所以這些電影往往大受歡迎。以下還有些災難片、未日片、冒險片也是如此的公式,突然出現的挑戰,主角需要一步一步去戰勝或解決當前的問題。
總結
正所謂免費的最貴,現今免費的娛樂資訊能帶給我們大量的刺激,這些有趣文章能夠瞬間解決我們的好奇心與滿足感,可是卻沒有收獲可言。而那些付費的資訊,書本上的知識就像一家法國餐廳一樣,你必須要慢慢去咀嚼,才能去深度了解其作者所講述的意思。
當然,有時候看到這些極具誘惑的,是很難堅持到不去看,管它有沒有營養,好吃便宜就好。所以說也不是完全不看,有時候看套「爽片」,放空一下,給眼球有視覺的刺激,也是種舒壓的方法,像垃圾食物少吃多滋味。但隨著這種英雄類型的電影或是低俗化的文章泛濫,慢慢地人們的口味趨向一樣,換言知我們的選擇其他正在變得更少,那些不受關注的優質小眾電影,反而名不經傳,就像經濟學上的「劣幣驅逐良幣」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