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產品用天價找明星代言,對消費者來說竟是件好事?

經濟學+
4 min readSep 30, 2019

--

現在很多企業、品牌都會找明星或KOL(網紅)來代言自家產品,代言金額上至過千萬低至幾千元也有,形成一種明星效應。我們不排除有粉絲因為看到自己喜歡的明星代言而多購買其產品,但其實這批粉絲實則的作用很有限,那些知名企業願意花所謂的天價代言費、宣傳費的用意並不在此處,而是藉此給予消費者信心。

其實,那筆天價的代言費、廣告費就是一種沉沒成本。沉沒成本不是成本,當付出的一刻已經是收不回來,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文章:「學會沉沒成本,懂得該放棄時要捨得放手

消費者怎樣挑選優質產品?

很多精明的消費者也知道一個道理,正所謂「羊毛出自羊身上」,很多人也知道巨額的代言費背後都是轉嫁給消費者。作為消費者,當然想要買到一件品質好的商品,例如在早前中國的毒牛奶事件,就是嚴重的資訊不對稱,消費者不知道自己所買的牛奶是否品質良好,有沒有滲透到有害物質。在這種情況下,牛奶商應該怎樣去令消費者放心,去證明自己的產品是沒有問題呢?怎樣解決這個資訊不對稱的問題?

那就是生產商花巨額的代言費,這一大筆錢的用意並不是為了那一點的宣傳效果,而是商人以證明自己有決心在這個市埸會做得長久,不會做幾年就退出市埸,要知道花一大筆的錢,需要一段長時間才能收回來,再賺回利潤,他們向消費者表示自己有決心在長時間內十年或二十年內提供好的服務。

精明的企業家會將產品做得好

在好幾年前,由成龍和王菲所代言的含有中藥成份的霸王洗頭水,在香港洗髮水中估有一定分量的市埸地位,其後產品在安全品質上並出現了問題。其實作為代言人沒責任為商品的質量進行保證的,要是代言人還要為那些產品的品質把關的,那成本太大了,變得沒人願意代言,沒人願意承擔責任,而且他們也不是專業的人士,那些安全問題最好還是交給政府把關。

當然,並不是說名牌企業只要花天價代言費,我們就完全放心使用,但只能說,作為生產商來說,風險太高了,簡直是得不償失,花了一大筆錢,卻品質做不好,那一定是個很不精明、沒有商業頭腦的生產商,將自己的未來局限了。假如為了眼前的利益而偷工減料、品質做不好的話,出現產品的問題時,那麼就會沒消費者埋單了。那筆巨額代言費、廣告費便真的石沉大海,血本無歸,收不回來。

飲酒也是一種沉本成本

在華人社會或亞洲文化中,飲酒應酬文化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有種說法,酒量越好的,談得成的生意就越多。也有另一種情況是一群年輕人互相傳遞香煙,要是其中一個不抽,就覺得不夠朋友。其實飲酒跟抽煙一樣屬於傷害自己身體健康的行為,它的用意是給別人一個訊息,我們願意用自殘的方法,以獲取對方的信任。在談生意或交朋友當中,想要快速拉近大家之間的距離時,便要做出這種沉本成本。

總結

那些名牌產品價格偏貴並不是沒有道理,越高知名度的企業越不敢去做假,一旦被發現,便會損失慘重,品牌形象便毁於一旦,其實也在某程度上保障了消費者的利益。一間企業花天價代言費,其實這筆錢即使掉進海裡,也是有其價值所在,怎麼用沒關係,它代表了這家企業有決心在這行業待得久,要成為「老字號」,那要有好的口碑,客人願意成為品牌的粉絲,做得好才會有更多回頭的客人。所以說,經濟學一直提倡,眼前的利益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長遠未來的收益最大化。

--

--

經濟學+
經濟學+

Written by 經濟學+

我是個90後澳門人,熱愛寫作和經濟學,每周一準時更新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