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聽成功人士的故事真的有對我們有所幫助嗎?

經濟學+
6 min readJul 3, 2019

--

有沒有發現一些書店,網站的暢銷書單中,不乏當中有很多都是成功學、正能量、心靈雞湯的書藉,為何這些書籍能夠大賣,能夠如此受歡迎呢?原因在於這些溫暖人心的故事彌補了我們每個人心中的空虛與寂寞,我們都是需要別人鼓勵的。看電影時男女主角歷盡艱辛最終走在一起,我們都喜歡著這樣的結局。每個人都想變得成功,成為樂觀積極的人,都想能夠幹一翻大事,都想變得跟寫勵志書的作者一樣,可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卻處處碰壁,確實這些故事能夠溫暖內心,鼓舞一下。但這些心靈雞湯的故事,有多少是真?有多少又是假的?我們不知道,也無從考證,我們多看多聽這些故事,我們真的會充滿能量嗎?按照成功人士的步驟「照辦煮碗」去做,真的能成為像他們那樣的人嗎?

生命鬥士的故事

在此必須講兩位我們所熟識的生命鬥士,幾乎人人都聽過的力克‧胡哲(Nick Vujicic),還有地理位置上距離我們近一點的日本人乙武洋匡,他們努力地克服身體殘缺,更以身作則,鼓勵有困難的人,他們勵志的生命故事讓許多人景仰。我知道接下來的話很多人覺得很難聽,甚至不能接受。為什麼我們會選擇去看他們的書、他們的演講呢?而不去看一隻眼睛盲了、身體不協調的、失去了一隻手的故事呢?難道他們的分享不感人嗎?不勵志嗎?我們不自覺地在無形中進行了比較,覺得選擇聽、看他們的故事更加會令我們有所感受,更能令我們對生命的看法有所沖擊,更能令我們激動人心。

乞丐的競爭

我們同情心其實真的沒有比較嗎?問問自己,當看到的乞丐時,你會怎麼選擇,是看到第一個給點錢嗎?還是看到每一個都給他們錢?其實乞丐拿到別人的施捨不是白拿的,乞丐們之間也會做出比較,他們知道如果在某個路段的人給的錢多,就會吸引到一群乞丐去,然後大家之間存在著一種競爭關係,人們看到第一個人給嗎?沒關係,乞丐跑到地鐵站出口等,紛紛搶在最優位置上;當大家都在同一個條件下,怎麼突顯自己比較最需要幫助呢?也許是給外表看上更慘、更需要的,那他們就會互相比慘,弄得自己很髒,衣服滿身破洞,再往上比的話,可能就是殘障人士,或是會有一技之長,能夠表演唱歌,可見一群乞丐之間存在著競爭關係,所以他們沒有白拿施捨的,因為競爭是會消耗成本的。

注意我不是說力克胡哲和乙武洋匡他們兩位是乞丐,只是說有些人可能沒了一支手臂怎麼辦,可能他們仍然能夠努力生活下去,當然我們需要鼓勵殘障人士能夠融入社會中,所以當你是個被天生條件所局限的,那怕你想不靠別人,努力生活,但人們會無形中產生同情心、同理心,那怕只是活著,也是說你是堅強的,你的精神值得我們平常人學習。

當聽到這些熱血的故事,我們都心中充滿激情,覺得他被種種條件所限都能夠堅持,我為何不可以?很感動,充滿了人性的美好對不對,但是真的對我們生活有幫助嗎?從小聽很多窮困的故事,家長往往都跟我們說你已經生活得比別人好很多了,為什麼要比較呢?別人條件不好,那我就要高興嗎?這又是另一種歧視吧。聽完非洲小孩三餐不飽時,怎麼又隔一陣子又去吃自助餐、放題浪費食品?要是聽聽這些故事,看他們的演講,自己就能變成好的人,這不可能這麼簡單便捷的。但也不能說他們的分享演講是沒用,我也很欣賞力克‧胡哲先生,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故事可能會感動到一部分的人,甚至改變了部分人的一生,那也是後話了。

當胖虎看了心靈雞湯的故事

很多心靈雞湯、正能量、成功人士分享的故事都是叫我們不要放棄,要堅持到最後一刻才會成功,對的,簡單得我們每一個人都懂得的道理,那我們要堅持甚麼?卻一點也不知道要怎樣做。

那怕你想煮一道菜,你要先懂得怎去做啊,而不是在嘴上說堅持,不要放棄就會煮好,但原來你連步驟、食材、調味料也做錯用錯,那還能弄得好吃嗎?

胖虎唱歌難聽每個人都知道,那假如胖虎有天剛好看到這些心靈雞湯的故事會怎麼辦?唱歌當興趣沒問題,但是他覺得堅持就能成功,就能勝利,他變得想要當個歌手,他永不放棄,他努力不懈,但沒有人買單想聽他的歌,那麼這是對還是錯?胖虎倒不如將這些買書的錢去報讀唱歌班還比較好,說不定能從五音不全變成只是唱歌比較難入耳而已。

世界充滿著不確定性

在這裡介紹一位經濟學家,他是是現代產權經濟學創始人,阿爾欽(Armen Albert Alchi)經濟學家,他在1950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不確定性,進化和經濟理論」講到不確定性概念,意思指的是世界是充滿不確定性的,我們是不能算到最好的選擇,頂多只有一個最優最好的概率區間。他舉例,有幾個人要開加油站,一個人把加油站開到自己家裡的後院、另外一個開到山頂上、還有一個人誤打誤撞開到了路邊,結果只有最後一個人成功了,那他是不是聰明人,他是不是早有計劃,他是怎麼想到開在路邊?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開到了正確的地方,能夠存活下來。

當然,正能量可以說是美好的東西,吸引力法則便是這樣說,越保持好心態就能吸收更好的東西,的確你終日怨天怨地只會看到一件事情負面的一面,而好心態,正能量的人會有一種氣埸,能夠吸引到同樣的人,在這裡便不詳情說。但我們要反思一下,聽很多這樣的故事能否真正為自己做出改變?

很多成功人士都很愛分享自己成功的故事給大家聽,而且一些成功人士的自傳或是講他成功的故事,很多時候都會是暢銷書籍,證明人們都愛聽成功人士分享他們的故事,有時候我們總會覺得他們不會真的無隱藏,把自己的成功的秘訣通通講出來,但是其實他們就算講他們成功的真正步驟,哪怕他們的故事是真,你跟著他一一去做,也不見得會成功,因為情況不一樣了,他那時的時機、機遇、遇到的事遇到的人都不一樣。

失敗的經驗更具有啟發性

很多中學學校喜歡邀請成功的師兄師姐回來給師弟師妹講解成功經驗,講一些怎樣去克服困難的故事。那使他們所說的故事所有的經驗是真的,後面的師弟師妹照著一模一樣的步驟去做,他們也不一定能夠成功,因為情況不一樣了。相反,請那些失敗的人回來,講講他們失敗的經驗,失敗的經驗其實更難得、更珍貴,也同樣具有啟發性。問題是,我們很難找到失敗者分享他們失敗的經驗,他們不願去分享也不會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消失在茫茫人海當中。

--

--

經濟學+
經濟學+

Written by 經濟學+

我是個90後澳門人,熱愛寫作和經濟學,每周一準時更新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