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式文化大革命?美國左派勢力的日益壯大

經濟學+
5 min readJun 15, 2020

--

最近美國因為非裔黑人佛洛伊德被白人警察不當執法,用膝蓋壓頸致死,引起連串沸沸揚揚的示威浪潮運動,各地高舉「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的標語,持續幾周仍未平息,甚至越演越烈。

事件能夠馬上引爆大家的怒火在於一張照片,這張照片上白人警察用膝蓋直接壓倒著黑人,黑人在底下毫無反抗之力,給人一種極大權力反差的感覺,但我們是否就只能單純的根據一個片面的資料去判決所有的對與錯呢?

事件中的主角佛洛伊德並不是無緣無故被警察逮捕,事實上他是個多次因搶劫、毒品等事件入獄的累犯,而且其驗屍報告中明確的寫明他當時有服用毒品。當然並不是說該位白人警察有權力在未判刑前行使暴力制服,而他也在事發4日後已經被控以二級謀殺罪和二級過失殺人罪。

矯枉過正的歧視

美國一直存在著一批極端自由主義者、極端左派分子,或者網民所稱呼的「白左」或「左膠」,他們主張要替弱勢群體發聲,包括殘障人士、LGBT、女性和黑人等等。而有趣的是這些領導者或領袖大多都是白人,他們的觀點都是覺得這些弱者的不幸全都是由社會所造成的,因為社會先歧視黑人,所以黑人被壓迫著,要先改變社會狀況,才能改變到本質。本意原本是好的,卻造出來的是矯枉過正。

Google網頁瀏覽器Chrome近日為表達對有色群體平權的支持,決定停用他們認為含有種族歧視意思的(Blacklist)黑名單和(Whitelist)白名單字眼,改為叫做Blocklist和Allowlist兩字。

另外甚至有人開始要求攝影行業以及大型相機製造商如 Canon 及 Nikon,停止使用(Master)主控閃光燈及(Slave)從屬閃光燈,這字眼可能會觸及了奴隸制這種歷史問題,而且部分人士更認為這些公司不發聲的話,將會繼續令到種族歧視不停歇。

將這些字眼改變,是否真的能解決最根本的問題?即便是一般的黑人們都覺得不會因這些用字而感到被歧視。而極端左派分子他們總是有種憤世嫉俗的心態,覺得世界太不公平了,一定要優待和關照這些被社會壓迫的「弱者」,但是卻從來不以現實角度去想問題,強逼別人去讚同自己的一套,從而做出一些極端的判斷與決定,為他們進行所謂的發聲與改善方案去得到優越感和道德感,不但無助解決問題,反而會被人曲解造成更大的種族矛盾。

黑人的犯罪率高居全美

極端左派人士或許不想承認,黑人人種的平均智商就是比起白種人跟黃種人低,而他們換來的優勢是更強壯的體能,包括性能力強、性器宮大與性慾特別旺盛,這些表現不論在部分貧乏的非洲地區或是美國都能體會得到,客觀地說一部分的黑人比較缺乏責任心,因此在美國造成大量的黑人未婚媽媽家庭,而在這些單親家庭下長大的孩子又從小沒有父親的教導與陪伴,再加上只依靠母親的單一收入,貧困等因素變得容易學壞或無心上學,形成了惡性循環。

過往我們總是會著眼在黑人受到不公義的事,而往往忽略另一方面。美國非裔女政治評論家Candace Owens講到事件發生後,一夜之間將佛洛伊德這個罪犯塑造成英雄,批評人們穿著以他樣貌印刷的衣服或是歌頌讚美他的為人。一些新聞媒體總是著眼於一些統計資料,例如黑人與白人對比下,黑人死於警察槍下的百分比要高於白人。但事實上按照比例來說,非裔黑人只佔全美國人口的13%,而造成的傷害與謀殺罪嫌被逮捕的罪犯中黑人佔有率高達50%。所以說黑人的整體犯罪率是較其他白人或少數族裔高出許多,因此美國警察看到黑人總是有種要預先防衛的心態。

當然不應該以偏概全,但數據就擺在眼前,美國的警察看到疑似黑人的潛在犯罪者,卻不能夠提高警覺,則可能會換來更嚴重的後果,這些可能就是所謂歧視的原因。不過這些並不能夠美化惡性歧視他人,事實上美國警察對於黑人群體罪犯過份的使用武力,很多時候對方還未作出激烈的反抗,就被開槍擊斃了。

總結

美國左翼勢力日益壯大,將會更加激發起社會的各種矛盾。當你越敏感時,所看到的東西就會無限的放大,一個黑人女性,再加上同性戀,當這三個意義合在一起,你要先支持或優待她,不然會遭到左派攻擊。而普通喜歡異性的男性白人,要對他們提高標準,甚至要削弱他的福利,這樣又公平嗎?說得通嗎?

那為何黑人享有的優待卻隻字不提?比如說美國大學的入學考試,黑人和白人在同等成積下,或是黑人的成績較低的話,會優先錄取一定學額的黑人和少數族裔,這樣子又造成無限的循環,白人學生得知到這些消息後,當然會用一副不滿的眼光去看待他們,然後他們又覺得被歧視了;或是黑人數量較多的陪審團,同是黑人的被告會無罪釋放的機率都會較高;美國科學基金發放的經費,不是先看實驗成果,而是大多是優先發送給黑人和女性科學家,以鼓勵與支持她們。

種族矛盾是難以去解決的,難道說要政府開設一個部門專門去處理這些所謂的歧視案例?那又怎樣去衡量才是公平,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所在。最近美國21州錄得新增肺炎確診人數增加,這埸示威到底會由疫症下悄悄然平息還是由政府用強硬方式去撲滅,一切尚算未知數,只是美國左派問題將不會輕易的解決,將來政治將會越來越「正確」。

--

--

經濟學+
經濟學+

Written by 經濟學+

我是個90後澳門人,熱愛寫作和經濟學,每周一準時更新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