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漢堡包作經濟指標?巨無霸指數

經濟學+
Oct 19, 2020

--

現今全球化程度非常的緊密,哪怕是出國旅遊,都會看到熟識的全球連鎖品牌,而麥當勞就是當中的表表者,除了少部分的餐單不一樣外,當中每間都一定有的經典餐單或具代表性的就是巨無霸,他們追求每家分店的巨無霸食材與做法都幾乎是相同的。但有沒有想過,巨無霸也能夠用作衡量經濟的指數呢?它就是巨無霸指數。

巨無霸指數

巨無霸指數(Big Mac Index)是由英國雜誌《經濟學人》於1986年所提出的概念,計算出相同金額之下能夠在各國買到多少數量的巨無霸,之所以選擇巨無霸作為統計數據的原因在於,不同國家的巨無霸的材料和價錢不會相差太遠,製作成本在美國和其他地方均幾乎相同,想要比較兩個國家的貨幣有否出現高估或低估的情況,可以通過計算去得出結果,拿實際匯率跟巨無霸指數去比對,就可以得出一個國家的貨幣是遭到高估或是低估。

即是以一個國家的巨無霸以當地貨幣的價格,除以另一個國家的巨無霸以當地貨幣的價格,得出來的數字比真實匯率低的話就稱作被低估了,相反比真實匯率高就稱作高估。

被低估的人民幣?

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指當一個國家的貨幣轉換到另一個國家的貨幣後,它可以買到的價格應該是要一樣的。這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現實中巨無霸在各個國家的價格都相差不少。

根據2019年巨無霸指數顯示,同樣一個麥當勞巨無霸漢堡,在瑞士賣得最貴,要6.54美元,而在俄羅斯最便宜,才2.04美元,中國的為3.05,美國則5.74。即1美元等於1.88人民幣,按照現今匯率來看,1美元能兌換6.75元人民幣,但是按照巨無霸指數,人民幣低估了47%。美國總統特朗普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或許也有道理。

之不過其實巨無霸指數並不能完全的反映真實情況,像是還要考慮到當地稅收、商業競爭力,像中國十幾塊錢左右就有一碗面吃,替代品太多了且更便宜,偶爾才會吃一次漢堡包。而且它的計算太過簡單,忽略了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勞動薪水水平,美國的平均薪水水平跟中國的相差很大,因此其實巨無霸指數只能作為參考指標。

總結

巨無霸指數是個有趣的經濟指標,除了巨無霸外,經濟學家也開始用其他東西來統計數據,例如說,跟麥當勞一樣在全球擴展品牌的星巴克咖啡。而也有用可口可樂作統計,顯示每個國家的人均可樂飲用量愈高,平均健康程度愈低。這些數據也說明了全球化日益漸趨,且是很有趣的經濟數據。

基於巨無霸指數,投資者能夠從這些數據中得出,哪一個國家的貨幣是被高估或低估,從而及早進行部署,用高價買進被低估的貨幣,從而大賺一筆,之不過理論歸理論,每個地方的稅收、商業競爭環境都不一樣,巨無霸指數並沒有將這些算在一起,過於簡單化,所以說只供參考,不應盡信。

--

--

經濟學+
經濟學+

Written by 經濟學+

我是個90後澳門人,熱愛寫作和經濟學,每周一準時更新

No responses yet